用柴爐升火, 是野男人的浪漫享受. 為了養家糊口而在外頭狩獵了好幾天, 蓬頭垢面的拖著水鹿和疲憊身軀回到陰暗的洞穴中, 只想坐在營火堆前發呆, 腦袋放空, 讓溫暖的火光來舒緩緊繃的肌肉及疼痛的傷口. 對於需要背負重裝長程徒步移動的旅人來說, 輕量化的柴爐在浪漫之餘, 更兼顧了便利及實用性. 於是, 鈦合金的柴爐第一次在野外開爐, 沒有單車, 但有柴爐陪伴的鳥和星星.
這組鈦柴爐, 含所有組裝零件, (不含玻璃側面板) 只有二公斤出頭. 如果將裝全長2.5公尺的煙囪改短一點, 重量更可壓在二公斤以內. 找個假期來到不知名的林間山澗旁, 搭起帳篷, 組裝好柴爐, 煮一杯熱湯暖暖快被凍僵的身體.
高山上接近零度的氣溫, 加上氧氣濃度較稀, 風門要稍加留意, 否則較容易熄火. 但整體而言, 比起席地升火來得容易也安全. 不用擔心火星亂飄的問題. 先喝了馬鈴薯鴨賞Crouton濃湯, 再煮了牛肉湯, 最後再喝一杯熱咖啡, 另外煮好水沖泡熱可可放保溫瓶, 夜裡喝. 已是星光燦爛, 被偶爾聽到水鹿叫聲的寧靜漆黑周遭包圍. 這次使用的雙A帳空間小加上開口位置不方便在帳內升火. 要想辦法改良一下. 確認柴火已完全熄滅, 且爐體摸起來和夜一樣冰冷, 差不多晚上七點多, 可以鑽進睡袋睡覺了.
浪漫歸浪漫, 臨時需要煮些什麼東西, 當然還是瓦斯爐比較方便.
收納起來的爐組和筆記型電腦差不多大. 無論體積或重量都可以接受. 將營地恢復原貌, 即使是如廁後的紙也帶下山. 因為輕量化的裝備, 讓我回程時還有力氣撿捨被其他野人隨手亂丟的煙屁股或糖果紙等垃圾. 也許是上天看到我的公德心, 特別派了一對台灣國鳥-帝雉乘著雲霧仙光來到眼前予以鼓勵, 可以讓我手機鏡頭拍到爆框畫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