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的海彎,美麗的讓人頻頻佇足,台灣東部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尤其是宜蘭,因為往返交通時間短,不需要三經半夜開車趕路,每逢假日,只要不爬山,我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去處就是這兒.
上了國道五號,直達蘇澳而下.早餐在蘇澳冷泉旁的市場裡吃.這間有一甲子歷史的冰店,賣著十分特別的早餐.
不是西式漢堡,三明治,紅茶,也不是中式燒餅油條,店裡提供的早餐是甜花生湯加油條或碰餅,以及酸酸甜甜的鹹米粉羹.另外,在這間老店外的蛋餅攤車也值得光顧.手工桿製的厚厚餅皮,加上蛋後一起用大量油煎炸到酥脆,一份蛋餅只要20元.
其實我記錯了地方,南澳冷泉在南澳鄉的東澳,不是南澳,心裡只想著建華冰店,到了南澳,才發現過頭了.不過都到了這兒,在小七裡邊喝咖啡,邊查查可到那去.於是決定到朝陽步道走走.
朝陽步道是由林管處負責維護管理的國家步道,有三個出入口,主線全長2.2公里.從朝陽漁港旁進入的步道沿梯而上,較陡但較短.走著走著,咱們爺倆突然發現一件趣事.那就是有蟬殼吔!
自從上回煮了加了蟬蛻的菊杞地黃湯後,蟬殼已經從昆蟲的廢棄舊衣,搖身一變成為有價值的中藥了.於是原本只要十幾二十分鐘的路,我們走了一個多小時,沿途都在找蟬殼,成了上山採藥了.看到這隻壁虎時,Bill還開玩笑的問我,它不是也能入藥嗎?看來這小子已經把他爸視為神農氏或原始人.
走著走著,目光被這隻不一樣的蟬殼吸引.仔細一看,這不是蟬觳,而像是隻已經死亡的蟬屍,身上還長了黴菌.
沒想到Bill又有新主意了,他說,這隻搞不好藥性更好唷,就像冬蟲夏草一樣,長了黴菌的蟲屍.聽他這麼一說,還真有幾分道理 XD
下山後,將相機包裡的蟬殼倒出,裝滿了一整咖啡杯,真是收獲頗豐.蟬蛻能幹嘛? 我跟Bill說,這是中醫法象藥理學的實驗結果.古人看到蟬從土中鑽出,脫了殼搖身一變,就想到這個東西或許可以治療人的眼翳,眼睛混沌等疾病,沒想到還真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
離開漁港時已是烈日當頭,正好到冷泉玩水.東岳湧泉外頭的停車場已爆滿,現在除了攜家帶眷一同出遊外,還多了許多重機客,機車直趨溪邊,方便了自己而已.
湧泉溫度終年介於14-16度間,炎炎夏日直曬下,實測是22度,但還是冷的讓人打哆嗦,遲遲不敢將身體整個泡入水中.
東岳村外頭的烤飛魚,用二個汽油筒堆疊而成,底下燒柴,又可烘乾又可烤魚.不過我不吃魚,Bill對吃沒興趣,無緣一嚐這味道地食物.
離開東澳,繼續加碼泡蘇澳冷泉.冷泉形成的二大條件,豐富的地下水和能產生二氧化碳的岩層,蘇澳地區豐沛的雨量,加上地層中極厚的石灰炭,正好符合冷泉形成的條件.
換了衣服,進池泡水,水溫同樣冰冷,溫度比露天的湧泉高一些些.味道聞起來有些硫磺味.
最後仍然到富美吃完午晚餐,吃飽了再上北宜.路上聽說台北下大雨,所幸今日出遊風和日麗,天氣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