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以來,一直覺得夜行時燈不夠亮.拜現代LED燈泡的發展,市面上已可看到許多高亮度,省電,輕巧的產品,這次上山測試的就是剛入手的zebralight 602w.
週六上了一整天班,下班後直接從台北開車前往塔塔加,整裝完成出發時間是00:30.由於是輕裝單攻,腳程快些.大約半小時抵登山口,先二張頭燈光照範圍. (上:zebralight 602w, 下: olight s20)zebralight的手電筒和頭燈,在玩家心目中一直是夢幻逸品.手感好,重量輕,品質穩定. 這支602w屬於泛光型光杯設計,照射的視角寬.下圖為olight的s20,可以看出光射較集中,相對的射程比602w遠.
手電筒和頭燈的參考數據,以及實體的大小比例如下:
zebralight 602w,Cree XM-L晶片.使用18650鋰電池,防水等級IPX7,空燈重43g
最亮檔1100流明(二小時).中檔65流明(30小時).低檔3.5流明(16天)
olight s20,Cree XM-L晶片.使用18650鋰電池,防水等級IPX8,空燈重42g
最亮檔550流明(二小時).次亮檔120流明(9小時).三檔5流明(120小時),低檔0.5流明(600小時)
Petzl tikka plus2,使用AAA電池,防水等級IPX4,空燈重84g
最亮檔70流明(7.2小時)
獵戶座,冬季大三角,金牛座等是秋冬最容易辨識的星座.在無光害的地方仰望星空實在是一種享受.
原計劃是一日單攻,但因玉管處規定嚴格,未申請的山不允許攀爬,所以以二天一夜,圓峰紮營申請.03:45抵排雲山莊,大多數登山客已出發前往主峰.隨後陸續被我趕上.考慮到幾十名登山客全擠在小小山頭欣賞日出有些不方便,所以先往北峰方向走.
這時差不多可以關上頭燈了.因為玉管處將登玉山的道路鋪建的相當好走,所以一路上我只開了中檔就足以照亮路徑.
602w的照射視角廣,光現雖明亮但柔和,對於登山夜行來說,相當實用可靠.
玉山北峰就在氣象站後頭.可以遠眺玉群最北邊的郡大山和西巒大山.往東則是南三段群峰.
回到主北鞍部後開始努力往上爬,碎石坡還真陡滑,而且寒風強勁的吹.還好,玉管處在步道旁架設鐵錬,可以抓著鐵錬氣喘噓噓的一步步往回爬.(右方淺色的路徑就是主北峰間的道路)
8點多到達主峰,山頭沒半個人.吃了些東西,心想要不要把東峰也一併走完.
主峰到東峰同樣也是先下切到鞍部,再往山頂爬.下主峰的路同樣為碎石坡,路徑不清楚.我走了一小段,發現好像選錯了路,碎石唏哩花啦的直落深谷.考慮了一下,安全重要,下回再來吧.
通過預防落石的網架步道,沿著"之"字型路徑下坡,回到排雲山莊.
西峰登山口就在排雲山莊的左後方.
大致上的路徑算是平坦好走.前方的就山頭就是西峰.
從排雲山莊到登山口之間的路,玉管處鋪架了多處木梯,木橋,木棧和鐵錬扶手等設施,相當好走.此外,手機訊號在很多地方都清晰穩定,在主峰山頂上甚至3G訊號都可通.
傘狀的鐵杉十分優美.原本還想順便走完前峰,不過下午開始起霧,氣溫驟降.氣象預報今天午後風面報到,擔心變天,再加上已經三十幾個小時未闔眼,有點疲倦,所以決定還是直接下山.
來時從中埔交流道下,走阿里山公路上山.趁著台21線還未封路前趕快走(每日05:30-隔日07:00預警性封路).回到台北已是晚上十點.四十小時沒睡,雖是輕裝,但也持續走了14小時路,還真的頂累人啊...
以下是玉山登山口的s20和602w實測影片.實際行走時的感覺亮度會更亮.二者分別都是使用最亮檔550流明/1100流明.可以看出s20的光源較集中,照射距離較遠但窄.602w的視角寬廣,亮度夠,對於路徑辨識十分有幫助.
在5:44秒有我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