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來翡翠水庫桂山電廠附近的四崁水,是個觀察青蛙的好地方.這裡蛙種豐富,位置清幽但不偏僻,而且很容易觀察到台灣其他地方都看不到的保育特有種-翡翠樹蛙.
仔細看,這隻翡翠的背上,居然停了隻吸飽血(或正在吸血)的蚊子
除了翡翠樹蛙外,這裡的中國樹蟾也有穩定的數量.在雨後有機會遇到大量樹蟾大鳴大放的熱鬧場面.
中國樹蟾有著如蒙面俠的可愛外貌,別看它們身體小,雄蛙的叫聲可是十分驚人.
和翡翠樹蛙一樣,中國樹蟾也具有單一咽下外鳴囊.瞧它用力充飽氣的模樣,當一整群樹蟾集體鳴叫時,聲音真的是震耳欲聾.
有人形容中國樹蟾的外貌,像是"小玉西瓜",綠色的皮,黃色的肉,還有黑色的西瓜籽,是不是很貼切呢.
這隻雄蛙對著前方的麗士大唱情歌,不知最後是否成功贏得佳人芳心? 因為在抱接後,大腹便便的母蛙還得"背"著公蛙尋覓產卵地點,所以青蛙的世界裡,絕大數母蛙的體型都比雄蛙大.
當然,有蛙的地方,就容易發現它們的天敵-蛇.這尾身長十餘公分的赤尾青竹絲小朋友,面貌已十分猙獰.
四崁水除了有穩定的翡翠樹蛙,中國樹蟾外,另外還有容易觀查到的白頷樹蛙,面天樹蛙,日本樹蛙等蛙種.
白頷樹蛙的大腿,彷彿穿著洞洞襪一般,有人形容它們有著"性感"的美腿.
正在池裡下蛋的一對腹斑蛙,辛苦的母蛙整隻被壓在水裡,還得用力的生蛋.
剛生出的蛋,黑白分明,漸漸的含有卵黃的白色部位會轉下.蛙卵外頭還有一層透明的膠質保護.不過並非所有蛙卵都有機會孵化出,外頭的世界充滿敵人.這些毫無反擊能力的蛙卵,就是田鱉輕易到手的佳餚.
池子外的蒲葵落葉下,聚集著非常多小雨蛙.不過這些小傢伙個性十分謹慎,往往只聽到叫聲,卻找不著蛙踪.
小雨蛙的叫聲出了名的響,原因就在於雄蛙有著比身體還大的鳴囊.下圖鬆垮垮的"下巴",就是鳴囊.
在一旁的山澗裡,住著為數眾多的斯文豪氏赤蛙.它們的體色也不盡相同,身上的綠色斑塊有多有少.因為在牢牢的站在溪澗中,所以指尖都跟樹蛙一樣的吸盤.
斯文豪氏的叫聲像鳥叫,短潔的"啾"一聲,很多人會誤以為是鳥叫聲,所以這種青蛙又被叫做"鳥蛙".鳴囊的位置在咽外側,有二個咽側外鳴囊.
古氏赤蛙是台灣所有蛙種中,唯一公蛙體型比母蛙大的品種.紅色菱形的瞳孔是特色之一.
大頭蛙之所以頭大,除了頭部長寬比約同外,主要是因為眼後的顳肌發達,所以頭部特別大.